1月8日至9日,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京举办,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就2023年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有关情况作工作报告,并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。
刘焕鑫介绍,2023年,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,连续9年站稳1.3万亿斤台阶。回望过去一年的粮食市场,各地认真落实抓好辖区粮食收购的主体责任,提前研究制定应对预案,及时采取针对性举措,积极优化收购服务,保障了农民售粮顺畅,粮食收购平稳有序,全年收购量保持在4亿吨以上。粮食库存充裕,库存消费比远高于17%至18%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。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达到7亿吨。在国际粮食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,中国粮食市场保持平稳运行。粮食产业提质增效,预计2023年粮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.3万亿元,同比增长7%。
刘焕鑫还表示,目前秋粮收购已进入集中上量阶段。整体看,各地收购工作组织有序、进展顺利,总体呈现进度快、价格稳等特点。粮食加工、储备、贸易等各类企业积极入市,市场购销活跃。目前,全国秋粮收购近1.2亿吨,收购进度快于上年。秋粮上市以来,重要秋粮品种市场供应充足,价格保持平稳运行。
“过去一年,我国粮食市场保持平稳运行,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,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刘焕鑫说。
展望2024年,刘焕鑫表示,全球粮食供需相对宽松,谷物库存消费比处于较高水平,但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,国际粮食价格存在大幅波动的风险。在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,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升温,多国出台粮食出口禁令。受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叠加影响,极端天气频发,对一些国家粮食生产带来威胁。从国内看,中国粮食连年丰收,粮食保供基础扎实。但是持续稳产增产面临一定压力,粮食供求中长期呈紧平衡态势,粮食品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。
会议要求,2024年要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上质量、上水平、上台阶,加快构建更高层次、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和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。
一是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。精心组织粮食收购,牢牢守住农民“种粮卖得出”底线;扎实做好粮食保供稳价,保持粮食市场平稳运行,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,提高应急保供能力;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,开展国家现代粮食物流(产业)示范园区创建,搭建优质粮油产品产销衔接平台;大力开展节粮减损,优化提升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和能力;积极推动国际合作,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国际合作水平。
二是不断增强国家储备实力。密切跟踪新态势、新需求、新变量、新要求,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。
三是打好粮食监管执法考核组合拳。健全粮食流通监管体系,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,加强监管队伍和能力建设,探索统筹用好基层执法力量,大力推进信息化、穿透式监管;实施粮食流通监管“铁拳行动”,持续重拳出击惩治涉粮违法违规行为;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,坚决守住管好“天下粮仓”。
四是加大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。抢抓政策机遇,统筹谋划重点工程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,切实规范项目管理,加快建设功能完备的储备设施。
五是深入推进改革和法治。扎实推进粮食储备和购销领域监管体制机制改革;深入推进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;持续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法治建设,以粮食安全保障法颁布实施为重大契机,推动粮食安全保障从政策治理向法治治理转变。开展“强法治、护国储、保安全”法治教育,提高基层依法管粮管储的意识和能力。
六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应用。深化科技兴粮兴储,统筹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,完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,加强物资储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促进产学研融合创新和成果应用,推动信息技术与粮食和物资储备深度融合。
七是全面提升储备管理水平。统筹抓好建章立制和制度执行,健全相关制度,强化标准引领,加强监督检查,推动储备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。八是搞好形势分析和规划研究。加强对经济形势和重大问题的研究,增强敏锐性、突出前瞻性,在预研、预警和谋深、谋实上下功夫,做到谋定后动、精准发力。九是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落实安全生产责任,健全双重预防体系,提升本质安全水平,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。
免责声明:此文仅供参考,未经核实,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,并请自行承担责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