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为猪肉消费淡季,但我国生猪市场呈现“淡季不淡”的表现。
多家上市猪企披露的销售数据显示,3月猪价实现环比上升。在全国范围内,根据涌益咨询数据显示,3月全国生猪销售均价为 14.69 元/公斤,环比增长1.94%。而在4月16日召开的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,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提到,生猪价格来到了价格调整拐点。
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注意到,上市猪企在3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同比出现分化,多家企业出现下滑,但整体保持增长状态。同时,受近日价格回暖影响,我国能繁母猪数量出现小幅回升,但仍处于产能正常波动区间。这也意味着,行业去产能进程更加复杂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告诉记者,近期猪价上涨源于供给宽松的局面有所改善。但上半年猪肉消费仍是淡季,价格总体将呈现阶段性的震荡调整,不会出现持续性的大幅上涨。
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也提到,育肥猪供应量在缩减,但规模还是过剩,尚不足以支撑猪价出现实质性反转。预计在2024年年内,成本控制较好的企业将会赚钱,行业将出现结构性盈利。而在此过程中,整个市场竞争的焦点依然是降本增效和资金链管理。
3月市场“淡季不淡”
多家上市猪企日前披露了3月份生猪销售数据。
记者注意到,不同于出栏量的涨跌不一,上述企业在3月份的商品猪销售均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。
其中,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、新希望、ST 正邦、天邦食品、大北农、中粮家佳康、天康生物 、金新农、东瑞股份、神农集团在3 月份商品猪销售均价每公斤分别为14.24元、14.73元、14.34元、13.88元、15.15元、14.41元、14.65元、13.72 元、14.77元、16.04元、14.01元,分别环比增长3.2%、3.0%、3.2%、4.4%、4.5%、3.7%、1.0%、3.2%、4.9%、0.05%、7.44%。
业内普遍认为,3月份为猪肉消费淡季,生猪价格往往会出现下行趋势。而今年3月份,整个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的情况。
朱增勇告诉记者,猪价上涨主要是供给宽松的局面有所改善,上年末中大猪存栏开始下降,生猪供给宽松局面3月份开始有所缓解。
而在市场波动下,生猪出栏均重有所提升。涌益咨询数据显示,截至 3 月末,生猪出栏均重提升至 124.67公斤/头,较 2 月末提升 2.95 公斤/头。具体来看,温氏股份、ST 正邦、大北农 3 月份商品猪出栏均重分别为 122.5公斤、133.3公斤、121.6 公斤/头,分别环比增长1.0公斤、2.7公斤和8.2 公斤/头。
“一般上半年生猪出栏活重都相对较高,猪价处于低位时,出栏节奏就会出现放缓的局面。一般情况下,猪价低迷或者猪价持续上涨时,都可能会出现压栏的情况。”朱增勇表示。
徐洪志认为,仍需谨慎看待当下的市场行情。3月份上市猪企销售均价有了明显回升,相比年初有了7%—10%的环比涨幅,但是同比仍然下跌,多数企业的销售均价并没有回到成本线以上。
根据徐洪志的调研,当下市场育肥猪供应量在缩减,但规模还是过剩,尚不足以支撑猪价出现实质性反转。所以,这一波反弹的基础算不上稳固。
通常情况下,生猪供给与消费直接影响猪肉价格。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提到,在供给端,生猪出栏均重仍有提升,4月前十天东北区域出栏进度偏慢,企业仍有压栏动作。在需求端,随着气温升高,下游消费尚难有明显利好支撑宰量出现宽幅拉升,随着后续供应压力持续减少,短期猪价震荡不改猪价反转趋势。
朱增勇也持有类似观点。“上半年猪肉消费仍是淡季,价格总体将呈现回升趋势,但会有阶段性的震荡调整,不会出现持续性的大幅上涨。”
市场产能去化出现反复
当下,生猪行业仍处猪周期磨底期,业内外非常关注行业产能去化节奏。
记者注意到,在今年第一季度,17 家上市猪企出栏量 3686 万头,同比增长 7%。但各大上市猪企在3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同比出现分化。
其中,新希望、ST 正邦、天邦食品、中粮家佳康分别同比下滑-9.8%、-44.2%、-24.5%、-37%。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、大北农、天康生物、唐人神、金新农,分别同比增长9%、26.4%、8.3%、22.6%、30.4%、37.2%。
生猪产能与能繁母猪数量密切相关。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最新《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(2024年修订)》通知,我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应稳定在3900万头左右。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2%—105%区间(即3588万—4095万头),处于产能正常波动区间。
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月末,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至4042万头,环比下降0.6%,同比下降6.9%。截至目前,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较2022年年末高点已累计下降7.9%。
结合上述数据可知,我国能繁母猪保有量已经处于正常波动区间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生猪价格回暖的市场影响下,当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出现环比上升的局面。
Mysteel数据显示,2024年3月份全样本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.22%,其中规模场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.11%,中小散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3.94%。
河南养殖户崔永强告诉记者,他已经重新购买了12头母猪,计划把空了大半年的两个猪舍重新补满。不难看出,当价格回暖时,各类养殖主体之间的博弈会更加激烈。尤其是中小散户,补栏意愿强烈。
徐洪志表示,多家机构评估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出现回升,市场产能去化出现反复。尽管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约为4000万—4050万头,但整体生猪供给仍是相对过剩的局面,去产能进程缓慢且复杂。预计在2024年年内,市场会出现结构性盈利,即部分企业赚钱、部分亏钱。
朱增勇的判断更为乐观一些。他认为,二季度能繁母猪产能会止跌企稳,预计二季度行业将会进入盈亏平衡或者略有盈利。
行业继续聚焦降本增效
根据中国养猪网数据,4月16日的生猪外三元售价为15.39元/公斤,处于养猪企业的成本线附近。
数据显示,在2023年,牧原股份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15.0元/公斤,温氏股份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16.6元/公斤至16.8元/公斤,天邦食品的全年平均育肥完全成本在18元/公斤以下。
事实上,从2023年开始至今,整个生猪养殖行业一直都在追求降成本。
记者注意到,进入2024年,多家养殖企业的成本回落至“7元”大关。神农集团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,公司一季度平均完全成本约为14.5元/公斤。京基智农在1月份、2月份育肥猪平均生产成本为14.5元/公斤。
另外,多家企业公布的2024年成本控制目标中,“7元”成为行业追求的一个方向。
大北农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,2024年公司围绕7元/斤的完全成本目标开展工作,提高养殖效率、经营水平,对养猪成本从饲料成本、人工费用、母猪折旧、固资折旧、兽药疫苗等各个环节进行降本,从多产、多活、低妊娠损失、高受胎率等方面增效。
牧原股份则力争2024年养殖成本降至14元/公斤以下。温氏股份计划将2024年全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控制在15.0元/公斤至15.6元/公斤。
朱增勇表示,2024年乃至2025年,行业竞争仍然将是成本竞争力的提升。从成本管控来看,饲料成本、仔猪成本、疫病防控效率都是直接影响成本的要素,从管理来看,提高企业垂直管理效率,有利于降低一些机会成本,提升劳动力效率。
徐洪志也提到,行业竞夺焦点没有变化,还是集中在降本增效和资金链管理两个方面。前者决定了企业能否活下来,后者决定企业能否在未来的猪周期上行阶段提前布局扩张,在竞争集中占据先机。(中国经营报)
免责声明:此文仅供参考,未经核实,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,并请自行承担责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