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关之际 大豆能否穿越寒冬?

 

  距离元旦已经不足半月了,回顾新豆上市以来的日子,可谓是“惊喜”一波又一波。自湖北地区早熟豆开始,大豆市场就展现出了两面性。一方面今年的大豆丰产,蛋白较高,质量较好,但也就是因为大豆丰产,导致了供大于求的格局更加凸显,湖北豆应了“高开低走”这一说法;随后,河南、安徽、山东等地新豆陆续开始收割,南方地区新豆集中大量上市,丰收丰产本应是值得开心的事情,但是前几年的疫情,使得我国市场消费水平有所下滑,市场需求明显减少,所以时至今日,我国国产大豆购销形势严峻,供大于求的现象持续存在,那么现阶段豆农、粮商应该关注的重点应该在哪儿,大豆能否穿越寒冬,看到春天吗?让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。

  内部因素:政策指引调控

  当前,大豆余粮充足,加上市场消费环境不好,需求不佳,现阶段作为主产区新季大豆消耗仅有两三成,这对于一直处于低迷的大豆现货市场来说,后期销售压力是比较大的。截至12月10日,中储粮新季大豆收购进度已达95%以上,仅哈尔滨直属库未完成计划收购任务,不过预计哈尔滨直属库也将会将于本周前后全部结束收购。国储收购结束,这对于大豆市场来说可谓是个不怎么好的消息,因为国储结束收购,也预示着国内大豆市场失去了一定的支撑,价格必会下滑。上周,吉林省级储备粮管理公司开启2023年新季大豆的收储工作,吉林省储计划轮入2023年新季大豆7000吨,品质要求国标二等,水分13,收购价格为5080元/吨。虽然吉林省储收购数量有限,但邻省收储已经开启,预示着黑龙江省储大豆收购工作开启的时间也不会太遥远。若后期中储粮可以增加库容量,也势必给今年粮质较好的东北豆一线转机。虽然从目前的形势来说,大豆行情比较低迷,但国家既然鼓励农户种植大豆,那么待到一定时机,一定会采取相应政策进行调控,断然不会让广大豆农、粮商丧失信心。所以,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,实时掌握国家政策信息,关注各地基层政策变化,积极调整购销策略,以免损失利益。

  外部因素:进口大豆持续到港

  今年的大豆市场可谓是“内外两难”的一年。内部是我们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凸显,市场需求疲软,整体消费环境也不算好,外部是进口大豆不断地冲击国内大豆市场。前期因巴西中部等地的干旱少雨影响河道运输后大豆出口装运迟滞,本该在10月就要到港的进口巴西大豆延迟至11月。根据船期显示预计11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将超过1000万吨。紧接着12月到港延期导致大豆到港量可能不及市场预期1200万吨,不过供应压力的后移1月份的到港量也将高于此前市场预期。随着大豆到港量预期增长,国内市场需求疲软难有起色。近期,天津港口美湾豆净粮分销价为4980元/吨;山东港口净粮分销价为5050元/吨左右,价格从回落到小涨,最近平稳运行为主。不过价格与国内大豆价格并未拉开距离,如果一直这样下去,那么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相似质量的豆源价格将受到冲击。所以,我们还得持续关注进口豆的价格走势,如果后期价格差加大,那么国内大豆或会有一定的支撑,局面或许会有所好转。

  现阶段我认为我们豆农、贸易商们要稳住心态,积极调整策略,虽然行情很低迷,但我们的心不能低迷。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更多的利好因素将给豆市带来新的曙光。所以,当前全国各地的豆农、粮商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控制市场风险的同时,豆农可以适当的卖卖粮,因为后期大豆的供应压力会更大,到大家集中卖粮的时候,价格恐会更加不理想。

  

    (中国粮油信息网)

 
    免责声明:此文仅供参考,未经核实,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,并请自行承担责任!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